推荐榜 短消息 big5 繁体中文 找回方式 手机版 广 广告招商 主页 VIP 手机版 VIP 界面风格 ? 帮助 我的 搜索 申请VIP
客服
打印

[古代诗词] 七律劝学

虎兄失礼了,俺打字慢,不知你插队了。不过,你知道谁是俺妹夫的。呵呵。话说早已定好平仄不论的,不算拗救了吧!好像有些个地方非救不可的才算拗救吧~~

[ 本帖最后由 大文兄 于 2012-4-23 15:00 编辑 ]

TOP

回复 6楼 的帖子

呵呵,平时对于教育也只能发发牢骚而已,弊端太多了只能揭开一个角来说几句。
排律写起来蛮累的,至今好像就写过一次,长篇的很久没写过了,要向文兄多学习,“文章合为时而著 ,歌诗合为事而作。”能把时事写这么好,我还需要多多学习。

TOP

都说中国缺的不是人才,是发现人才的伯乐和敢于和勇于用人的决心。读书的人未必有才,有才的人也未必有机会读到很高成就。国人的悲哀啊。好不容易有才的人又有机会“练成”了人才还不一定有人敢用。他们宁愿用一些庸人,听话的人。。。

TOP

应敲金鼓披敌胆,岂有笔墨振中华

TOP

大文兄,呵呵,失礼了。
确实呀,你这对的,变通变例如此。那拗救是变例后来对句救的吧?
孤平救不救?半拗救不救呢?三平调救不救?有没见救不救的?

TOP

刚才不小心敲了回车,回复就出去了。补上,很是热闹,太好啦。

TOP

回虎兄,兄是行家,我门外汉的不敢多说呀!拗救的法则看着蛮多的。因为有些搞不清楚,所以自己是尽量采用可救可不救的正格。连“仄仄平平仄平仄”这样约定俗成的正格我都不太敢用。更别说需要双拗救或对句拗救的情况了。我的大原则是孤平必救,不犯三平尾。呵呵!

还有个:三仄尾能不用尽量不用

[ 本帖最后由 大文兄 于 2012-4-24 11:20 编辑 ]

TOP

好好诗!最后一句点睛之笔。。。好一个‘能通白纸局中局,未必青霄人上人’ 我也是这样想的 所以毅然放弃西北工业大学的研究生!

TOP

春秋时候那位孔姓的老先生两手空空只带了一肚子的学问便亲自披挂上阵周游列国其思想影响至今,当然了一定还会继续影响不知多少年月
只要人人都读书,且不说别的,只要人人读书读的能达到老兄你这水平,那我敢断言咱们国家一定是无人敢惹

[ 本帖最后由 shabiruozhi 于 2012-4-24 14:38 编辑 ]

TOP

补充 一句,老兄你做学问也达到那位孔老先生的高度,我相信你在咱们国家也一定是无人敢惹

貌似也并不是非得做高官才能报国为人民服务吧?当然了,读不读书还真的并不妨碍每个人想为人民服务的
当然了能读好书做好学问,大多情况下也就能更好的实现自己为人民服务的愿望,前提是要把心里的那股欲望打个折扣,要不然会出事的

[ 本帖最后由 shabiruozhi 于 2012-4-24 14:51 编辑 ]

TOP



当前时区 GMT+8, 现在时间是 2025-6-28 19: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