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荐榜 短消息 big5 繁体中文 找回方式 手机版 广 广告招商 主页 VIP 手机版 VIP 界面风格 ? 帮助 我的 搜索 申请VIP
客服
打印

浅析近代清朝海上力量

清朝海军在当时世界还是很强的 但是因为清朝海军是李鸿章的嫡系部队,所以当时清朝里好多大臣都是希望清朝海军输的

TOP

北洋水势的完败是由于体质原因造成了,清朝统治者腐化到底,所以在中日甲午战争中一败涂地。其实,就当时双方的实力来说,北洋水师实力是很强大的。这是悲剧

TOP

提示: 该帖被管理员或版主屏蔽

TOP

提示: 该帖被管理员或版主屏蔽

TOP

清朝的水面力量纯粹就是防守式的水师,而不是海军,这可以从几个方面就可以看出,首先从建设海军的目的和海军背后的建设背景力量就导致的清朝海军的局限,清朝建立海军最初的目的是师夷长技,防御为先,首先是能自强不被别人欺负,那首先就是防御,而且后来正真建立水师是各个地方各自为战的,北洋,南洋,福建,均是地方的强大势力出资出人出力建设起来的,基本没有统一的中央政府规划,即使像是李鸿章这样权倾朝野的人物对三大水师有过统一建设的计划,可也避免不了个人或自身所在利益集团的私心作祟,导致了各水师成为了各个军阀集团的私有财产,自然各个水师建成后的主要作用就是守成,保护集团的利益为先。
其次建立海上力量的思路和购买的水上力量也体现了保守的思想,北洋,南洋水师最早买的都是英国的蚊炮艇,也就是炮大船小,当当港口或近海的水面移动炮台是可以的,巡洋那就没办法了,其后北洋买的是超勇、扬威两舰,只有1300多吨,也不是巡洋的料,也就是说建设舰队初期就是为了防住港口,就没有舰队海面作战的想法。
第三:对近代海军的了解有限,舰队管理方面也是外行管内行,以北洋为例,在大量购入巡洋舰和配套舰只后,舰队成军,可对于近代海军作战中作战趋势了解有限,导致在海战中大口径火炮对敌稍有优势,而较小口径的速射火炮数量处于绝对劣势,舰速也远远低于对手,这样导致了打也打不过,跑也跑不赢,十分被动,而舰队管理方面,固然各舰舰长是海军精英,可各个水师提督都是陆将改的水将,水战并不精通,必然出现管理上的失误和被动,再加上上面还有各派系的头头为了保住自己的力量,更是总有指示,那还折腾个头呀。
海军是一种进攻性的军种,守在那里就不是海军了,清朝那就纯粹是按照能够移动的水面炮台的标准在建设水面力量,那焉能不败!!

TOP

清朝的海军力量在当时还算是可以的,但是由于晚清政府的不重视和把许多海军军费用的其他的方面,在经过甲午战争,使清朝海军一蹶不振。

TOP

哎。。。将帅无能害死三军啊,即便有先进的火气,没有先进的军事思想作后盾,也就只能作为摆设了

TOP

当时的北洋水师还是很有名的,只是政府太腐败,军费得不到扩张,军需也跟不上才破败了

TOP

提示: 该帖被管理员或版主屏蔽

TOP

1、关于平远一段。“当时的福州船政局就模仿过法国的军舰,“平远”号巡洋舰就是出自福州船政局,法国的军舰设计理念如同英国,注重火力和速度,但由于太过倾向于这两点,其防御性比英军还要差。北洋水师仿造了法国军舰,除了尾部有150毫米的主炮有一英寸的钢板,全舰无其他任何防护。”

事实上,平远的舰种并不是快船(巡洋舰)而是近海防御铁甲舰,其名称就可以看出,是铁甲舰系列,也就是无畏舰时代的海岸防护战列舰。这个舰种特点是有铁甲舰的防御、类似于铁甲舰的主炮,速度超慢!平远其装甲厚度为舰艏5英寸、中部8英寸、舰尾6英寸。甲板2英寸、炮台装甲围壁 8英寸、炮罩2英寸、司令塔5英寸。两侧煤仓也能提供一定防御。从数据可以看出,平远号的防御是相当惊人的,有些地方甚至超过了铁甲舰定远号。例如定远炮罩只有1英寸,而平远有2英寸。定远舰尾只有76毫米(3英寸),平远有6英寸。而且平远采用法国全钢装甲,并不是定远的钢面铁甲。 要说平远的缺点,只有速度了,其船型脱胎于蚊子船,设计速度只有10.5节。

2、北洋政府采购的“镇远”“定远”等军舰来自德国,作为主要火力输出,但是却忘记了德国军舰重防御,轻进攻,这两艘军舰火力不足,难以对敌方重型军舰造成实质性的伤害。在著名的中日甲午战争中,“镇远”“定远”这两艘军舰集中轰击日军各舰,虽造成了一定伤害,但是日军没有一艘军舰沉没,就连由货船改造而成的“西京丸”都没有沉没。
日本军舰没有击沉跟德国军舰火力不足完全是2回事。定远炮弹爆炸威力不足的原因是因为在定远建造的时候,大炮只有黑火药一种军用火药,只能用黑火药作为炮弹的爆炸药,就是所以才导致未能击沉日本军舰。
例如1992年德国才使用TNT做炮弹、1888年,诺贝尔才发明了双基火药、1884年法国人维埃耶制出单基火药、1906年特屈儿开始被正式作为炸药使用、1885年法国科学家特平开始用黄色炸药(苦味酸)装填炮弹。
日本人正是制出了苦味酸,才打败了北洋水师。

再说,定远进攻能力并不差。定远7000吨船体,装了4门305。日本三景舰4000吨,每舰只有1门320。在前无畏时代,德国1901年下水的腓特烈三世级前无畏,1万吨的船体,只有4门240。德国1904年下水的布伦瑞克级前无畏,也只有4门280。



3、中日海上力量虽有差距,但是是差距最小的一次战争
这个结论不知道如何而来。我认为这次战争,是中国历次对外战争中,武器差距最大的战争!

武器上,日本的管退炮对清朝的架退炮、日本的苦味酸(下濑火药)对清朝的黑火药、日本的威尔士无烟煤对清朝的开滦有烟煤、日本的开花弹对清朝天津机器局实心弹、日本的防护巡洋舰对清朝撞击巡洋舰、日本1894年的战舰对清朝1879年的战舰。两国武器差距,是黑火药时代与TNT时代的战争,是撞击时代与炮舰时代的战争,是实心弹与开花弹的战争,两军间武器的差距,超过抗日战争、超过朝鲜战争,也超过中国历次对内对外战争。

朝鲜战争为例,前期,中国军队前期装备了日本、美国制造的大炮、迫击炮,后期换装了全苏联装备,无论是日制还是苏制,都是二战时期标准装备,对抗同样是二战装备的美军,只是在数量上有差距,质量上没有任何差别。中国志愿军还大量装备了美国武器,60迫、汤姆逊、巴祖卡、105榴弹炮两国武器撞车的现象时有发生。后期志愿军由于T34、喀秋莎的加盟,中国武器,尤其是炮兵在数量上已超过了三八线对面的美国兵,质量上的差距也无限缩小。
中日十五年战争,中国装备的中正式、60迫击炮、捷克式、马克沁对日本的三八式、掷弹筒、歪把子、九二式优势大很多,唯一缺少的是数量而已。
在中印战争,简直就是战后一代武器,欺负二战武器的战争。中国的56冲锋枪、56半自动欺负李·恩菲尔德。捷格佳廖夫欺负布伦式。

[ 本帖最后由 yangshu12345 于 2012-2-18 20:52 编辑 ]
本帖最近评分记录

TOP



当前时区 GMT+8, 现在时间是 2025-7-3 06:23